職人分析:細看 Covenant 吉他分析各部位別緻的設計 1

吉他修理人-詠鋒哥 與
台灣指彈吉他教父-林慧哲老師的合影

職人分析  |    蔡詠鋒 – 吉他修理人

全台公認專職木吉他維修大師,每年經手數百把吉他大大小小疑難雜症的調整維修,經常性處理:Jim Olson、Kevin Ryan、Raymond Kraut、James Goodall、Bill Tippin、Jeff Traugott、Michael GreenField、John Buscarino、Jason Kostal….等世界各國高階品牌、國際獨立製琴師作品的結構性維修,致力在每把琴的音色手感中調校出最極致的平衡點。
 
服務過無數吉他演奏家、收藏家、樂手老師,並與國內許多優秀製琴師、維修師請益,保持交流,十餘年間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維修製作經驗。力行推廣友善的吉他彈奏環境、正確的木吉他維修教育。

分享至:

職人分析吉他

【序】

身為在第一線經手各式各樣琴的維修師,是如何一眼判斷初見琴的品質好壞與去留?這也是琴友送修時經常提到的問題,為什麼買了知名品牌,或頂級配置的木料,或獨立制琴師作品,彈起來卻感覺很”不好”呢?

從業以來每年開學季都有數百把的琴要整理,同時也見證了工廠琴品質的成長軌跡。在行業內卷的時代趨勢下,各廠商無不在端出更好的牛肉,亦更重視打穩基礎的重要性,試圖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,消費端則能用同樣的價格得到比以往更好的產品品質。

縱使每年都會見到新品牌進入台灣市場已是常態,這次試到的「Covenant 卡弗蘭特」卻令人印象深刻,使我願將他載入模範生的行列,因為他開箱後就幾乎沒有需要再經過一次整理的常見問題,原來這個價位帶已經可以做出幾乎挑不出毛病的品質了!

這次就用這把琴帶大家從維修師的角度,深入細看哪些環節能造就”好”的直觀體驗。

【定義】

首先定義一把琴的好與否,我給出的順序是:

  • 演奏性能
  • 製作工藝
  • 結構設計

在此階段不考慮的範圍有:

  • 聲學表現
  • 外型設計
  • 木料配置
  • 油漆工藝
  • 品牌

演奏性能為首重,更是重中之重!

因為有良好的製作工藝與合理的結構設計,才能成就好的手感。反過來說,演奏性能正是製作組裝精度與結構力學設計的總結,任何一個因素變動都會體現在音色手感的變化。例如人們常說的馬丁調低弦距音色會變差,並不是空穴來風,反而影響甚鉅。

同時擁有這三項要素,琴才能發出”正確”的聲音;有了正確的發聲脈絡,此時的音色才是這把琴最原始的樣貌,剩下的則是聽者各別的主觀喜好。

演奏性能與製作工藝有較多客觀事實可供觀察,關於”合理的結構設計”與”聲音正確”會在另個系列展開。把握住幾個要點,你也能做到一眼睛判斷琴的體質狀態,下篇開始逐步分解。

【第一眼】

在檢驗或優化一把琴的演奏性能之前,必須先概略評量是否有足夠好的”體質”,具體來說第一步要從觀察「可調整餘量」開始。

影響手感的三大基本元素: 上枕,琴頸曲度,下枕

調整的第一步從測量琴頸曲度開始,是多數維修師的共識;如果只能選擇調整一項的話,我的答案會是上枕;但要一眼睛判斷可調整餘量,優先觀察的則會是下枕。因為只要下枕沒有足夠的調整餘量的話,就算其他部位體質再好,怎麼調都只能是牽就。

在離開工作室的現地實務上,拜訪樂器行或參加琴聚時拿出工具會顯得很突兀,開設行動工作站也因容量有限只能攜帶精選的工具,備齊所有專業工具的情境下才開始評量並不符合現實情況,又或是入門琴款業務量大時亦沒有必要逐項檢測。拿出琴並調好音,眼角撇一下下枕高度剩多少,再摸看看是太好按還是太難按,只需三個步驟在幾分鐘內就能立判這把琴的體質是否健康,能調還是不能調。當然這僅僅只是我個人在使用很粗略卻很有效率的二分法,若沒有一定的演奏能力與實務經驗,很容易走進盲區而誤判。

在只有一把尺或沒有任何工具的情況下,下枕露出琴橋的高度即是可調整餘量的首席指標,如果看起來只有一點點而且手感不在好按的範圍內,那基本可以直接放回去看下一把了;如果有在好按的範圍,那就有進行下一步的價值–檢查琴頸曲度。

Neck-relief

【琴頸曲度】

眾所皆知,“琴頸裡的鋼筋可以調整弦距”
站在維修師的角度,這句話對,也不對。

以結果來看,調整鋼筋確實能直接明顯的影響手感,但怎麼調整才是最合適的,還需依照琴的個體差異做綜合考量。若要把一把琴的數據照搬進另一把琴,會因琴體的設計不盡相同,木材也會隨環境收縮變化。

測量與施工的每個環節產生的些微誤差。各項因素疊加後通常不會得到完全一樣的手感;又如同一把琴給不同的人測量,也經常不會得出一模一樣的結果。工具與人為因素亦是造成資訊差異的主因,比如尺規本身的精度,使用的方法,觀察的視角等等,所以比起按照數據做設定,我會更傾向用範圍來描述多數人認同的標準,而非一紙數據走天下,甚至反過來指責是使用者的問題。

接上回,第一眼過關後就可以依琴頸曲度的狀況做更精確的評估

通常情況下fret服貼指板且沒有明顯磨損的情況下,使用任何一條弦兩點成一線當成一把尺,觀察按壓弦兩點的中間位置與fret頂部的間隙,就能概略看出琴頸平整與否。

我的操作方法是:

  1. 左手按住1格
  2. 右手小指按住12格
  3. 食指指甲輕敲第5格

接著會看到幾種情形:

  1. 完全貼住沒有縫隙,說明琴頸相當平整,或凸起後仰(back bow)
  2. 有一點點縫,指甲輕敲時有弦撞擊fret的金屬聲,說明琴頸略凹
  3. 縫隙很大,目視概略超過一張烘培紙的高度,說明琴頸下凹前仰(up bow)

合理範圍內的琴頸略凹是我們需要的理想情況,再對照下枕高度就能做最後決䇿。

職人分析:細看 Covenant 吉他分析各部位別緻的設計 3

【決䇿】

從拿到琴看一兩眼,再彈幾下後即可開始分析:
<<下枕高>>
琴頸後仰→好彈=安全
     不好=可能安全
琴頸置中→好彈=安全
     不好=可能安全
琴頸前仰→好彈=安全
     不好=安全

<<下枕低>>
琴頸後仰→好彈=可能淘汰
     不好=淘汰
琴頸置中→好彈=可能安全
     不好=可能淘汰
琴頸前仰→好彈=安全
     不好=可能安全

以上是相當快速但粗略的分類法,不難發現下枕低時的淘汰率較高。

安全區域的介定是基於是否能只靠調整達成目的。比如上下枕可以打磨,墊高或更換,琴頸亦可調整曲度直接影響手感。所以不好按下枕也低不下去經常是調整層面無法處理的難題之一,這時的處置方式變成要從琴身結構下手,意味著施工成本將大幅提高,若不是有特殊意義或歷史價值,只是把單價不高的中低階琴…

那麼繼續看下一把琴將是相對安全的選擇。

本片內文轉載自:【吉他修理人開講 #1】維修師拿到一把琴會看些什麼?